磁導率

表示物質磁性的一種磁學量,是物質中磁感應強度B磁場強度H之比:μ=B/H。 但通常使用物質的相對磁導率μr, 其定義是物質的磁導率μ與真空的磁導率(或稱磁常數)μo之比,即μr=μ/μo。磁感應強度體現物質中的真磁場,而磁場強度H則體現磁化線圈中電流在真空中產生的磁化場,因此,BH之比的磁導率表示物質受磁(化)場H作用時,其中磁場相對于H的增加(μr>1)或減少(μr<1) 的程度。在實際應用中,磁導率還因具體條件不同而分為多種,例如:

(1)起始磁導率是表示H趨近于零時的磁導率極限值,常用符號μi表示;

(2)微分磁導率是指 B-H 曲線上各點的斜率,常用符號μd表示,③最大磁導率是指μ-H曲線上的最大值,常用符號μm表示;

(4)復磁導率是表示BH在時間相位上不同,實部指磁能的存儲,虛部指磁能的損失;

(5)張量磁導率是表示BH在空間方向上的不同。

圖

也可以用與磁導率緊密聯系的磁化率ⅹ 來表示物質的磁性。磁化率的定義是物質中的磁化強度M與磁場強度H之比,即ⅹ=M/H。在國際單位制(SI)中,B、MH間有下列關系:Bμo(H+M),μμo(1+ⅹ),μo=4π×10-7T·m/A(特·米/安)或H/m(亨/米)。磁化率ⅹ是無量綱、無單位的物理量。在CGS電磁單位制中,B、MH間有下列關系BH+4πM,μ=1+4πⅹ,μo=1,故磁導率與相對磁導率在數值上相等。上述的磁化率是相對于單位體積的合磁矩(磁化強度)求得的,稱為體積磁化率或簡稱磁化率ⅹ;有時也把用相對于單位質量或摩爾數的合磁矩求得的磁化率,分別稱為質量磁化率ⅹm或摩爾磁化率ⅹmol它們與體積磁化率的關系分別是: ⅹm=ⅹ/ρ,ⅹmol=mⅹ/ρ,其中ρm是物質的密度和分子量。

根據磁導率或磁化率的大小,可以把物質分為抗磁性、順磁性和強磁性(常稱為鐵磁性)三類,其特征列于下表中??勾判院晚槾判砸虼判院芪⑷?,統稱為弱磁性,習慣上有時稱為無磁性或非磁性。強磁性一般包括鐵磁性和亞鐵磁性。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