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真情不薄

瀏覽

薄一波,1908年2月出生于山西定襄,于192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前,曾任中共太岳區委書記、晉冀魯豫中央局副書記、華北軍區政委等職;建國后,曾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副總理等職。薄一波至今已為黨奮斗了80年,在黨的七大選出的中央委員中以及黨的八屆一中全會選出的政治局成員中,他是惟一健在的一位,堪稱現今黨內資深元老。晚年薄一波身體安康、思維清晰,既難忘昔日烽火連天的歲月,也仍在關注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與改革開放事業,真情依舊。

義無反顧跟黨走

童年的薄一波比較活潑好動,調皮可愛。閑暇時,他和伙伴們經常自發組織摔跤比賽,比賽時個頭高大的薄一波贏多負少,也因此得到一批小朋友的擁戴,成了村里的孩子頭兒。有時候,同伴中有了爭執、糾紛,都愛找薄一波評理。

但那時的孩子,很難在童年的記憶里找到快樂。薄一波至今還記得自己四歲那年的一個晚上,弟弟出世了。家里添丁進口,本是大喜事,然而,薄家盡管在與人合伙開紙坊,但卻欠了一身債。拿什么來養活這個孩子?薄一波的父母相對無言,默默垂淚。在無限悲苦中,他們下狠心把出生不久的孩子溺死了;貞浧疬@些,薄一波特別揪心。

盡管家里貧困,父親還是努力送薄一波上學念書,不論人家怎么說“想兒子做官”、“窮得丁當響還念什么書”之類的風涼話,他都沒動搖過送子讀書的想法。

薄一波在太原上學期間,常向《山西日報》、《并州日報》投些稿子,《山西日報》發表后當時不發稿費,只寄一份報紙,平時寄到學校里,假期就寄到薄一波的老家。村里從來沒人訂報,突然看到經常有《山西日報》寄來,議論就多了。有人說,一定是書存(薄一波乳名)入了共產黨,不看報不行。父親聽到這些議論并不為所動,依然默默支持著兒子。

晚年薄一波這樣感慨:“那時我父親并不知道共產黨是怎么回事,但他相信自己的兒子,知道兒子讀了書,懂了道理,不會走錯路!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他后來真的加入了共產黨。

1925年5月初,太原發生反房稅運動,薄一波與同學一起積極參加學生運動,支持抗稅。隨后,“五卅運動”爆發,薄一波義憤填膺,起草傳單,號召同學和市民聲援上海工人。各種愛國運動,激起了薄一波強烈的反帝愛國思想,進一步看清了中國的出路,那就是:跟著共產黨走,團結民眾,同帝國主義和軍閥作堅決的斗爭。不久,薄一波被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并擔任山西省立國民師范黨支部書記。從此,他義無反顧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一路前行建功勛

1936年,薄一波受中共北方局的派遣,以“抗日活動家”的身份回到老家山西,與地方實力派閻錫山建立特殊形式的統一戰線。

薄一波到山西后,以其出色的組織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很快得到了閻錫山的器重。抗日戰爭開始后,閻錫山為保住地盤、擴大勢力,便打算在山西發展30萬國民兵。按照這個計劃,需要兩萬多個連排級干部,這些干部要通過國民兵軍官訓練團來培養,閻錫山將招收國民兵軍官訓練團學員的任務交給了薄一波等人。這是一項非常重要又非常復雜的工作,如果這批學員一旦完全為閻錫山所用,對中國革命將是很大的隱患。困難的是,閻錫山曾明確要求,不允許薄一波在山西的政府和軍隊里發展共產黨組織。

為此,薄一波一方面積極組織愛國意識強、愿意抗戰的積極分子參加考試,一方面在考試的內容上做文章,在錄取過程中大搞“舞弊”。在考試內容的安排上,閻錫山的所謂“按勞分配”、“物產證券”是必不可少的題目,其余的題目則都是關于抗日救亡的內容,薄一波將這兩類題目巧妙地混雜在一起。在錄取過程中,薄一波等人內部規定:凡是答對抗日救亡題目的,80分就錄;凡是答對閻錫山那些題目的,一個也不錄取。通過這種方式招收上來的國民兵軍官訓練團學員,大多是抗日積極分子和進步青年。就這樣,薄一波等人以幫助閻錫山抗日的名義,用閻錫山的武器,建立了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即山西新軍)等武裝。

這支隊伍很快就投入到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斗中,并由小到大,從弱到強,在八年抗戰中,開創了山西太岳抗日根據地。這支部隊從滔滔黃河到紅河,從巍巍太行到千里南疆,共參加大小戰斗6000多次,解放縣城45座,殲滅敵人12萬多人,6000多名烈士和成千上萬位英雄,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赤膽忠誠的凱歌。

1943年11月,薄一波到達延安,并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兩人第一次見面,談了整整八個小時。談話自始至終都是漫談式的,像是聊天,但薄一波感覺到,毛主席的談話深入淺出,言簡意賅,一句很普通的話,從他的口里說出來,就賦予了新的涵義,使人頓時感到這句話所包含的全部力量,并從中悟出哲理,而主席的高度概括和分析能力,又使自己開闊了眼界。

在薄一波的眼中,鄧小平是他的老領導,也是毛澤東之后中國最偉大的人物。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建國后的和平年代,兩人都有過親密的合作,特別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薄一波積極支持鄧小平所倡導的改革開放政策。

從革命戰爭時期,到新中國走進新世紀,薄老在中國解放戰爭、經濟發展的道路上付出了畢生的心血和智慧,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卓越功勛。

細訴元老平凡事

薄一波是位十分親切、謙和的人,他雖身處高位,卻不擺架子,不打官腔,對人和善。

早在戰爭年代,薄一波就與身邊的伙夫、馬夫、勤務員、公務員等工作人員相處得十分和睦融洽。在機關,薄一波經常給大家作報告,鼓勵同志們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頭腦。曾在薄一波身邊任警衛員的駱維俊本來不識幾個字,但在薄老的身邊不斷學習,漸漸清楚了革命的真正含義,從而明確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后來由團長升為炮兵師長,又由炮兵師長成為司令員;貞浧鹪诒∫徊ㄉ磉吂ぷ鞯乃哪昵榫,駱維俊不無感慨地說:“想來自己人生觀的形成,對知識的渴望就是從那時開始的,這與薄委員當時對我的關懷和教育是分不開的!

新華社高級記者李尚志同薄一波因新聞工作而多次接觸,他說:“我們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向他請示,而他總是那樣親切地支持我們的工作。有時候,我們請示完了有關的報道工作,或者審完了新聞稿,他還同我們聊一聊?傊,我們這些記者都樂于同薄老打交道,覺得他是位慈祥長輩,而薄老,也樂于與我們接觸,還熟記我們的姓名,時間長了不見面,他老人家有時還打聽我們!

薄一波之子,現任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可謂“政壇明星”,早在他出任大連市長、遼寧省省長之時,每次在公眾場合,他都會成為媒體關注的中心。在一次采訪中談父親薄一波時,薄熙來說:“父親對我的幫助主要是教育。一個人將來能否做點事,主要看青年時代是否受到學識、品德和素質上的教育。我從我父親那里得到很多這方面的幫助!

退出領導崗位后,薄一波在身體許可的情況下,不時地下象棋、打撲克牌、打太極拳、練書法、看書、寫回憶文章,同樣仍十分關心祖國的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還不時地勉勵兒孫們“登高望遠,磨礪成材”。此外,薄一波還時刻牽掛著革命老區的人民。1998年,90歲高齡的薄一波再次回到了魂牽夢繞曾經戰斗和生活過的地方——山西沁源。當他得知沁源的部分農村孩子還無錢上學時,薄一波將自己多年積蓄的稿費捐獻給山西沁源革命老區,建起了一座希望小學。

一位在中國革命史上有著豐功偉績的領導者,經過無數的考驗和艱難困苦,而真正成為萬眾崇敬的人。如果說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再從他那里得到什么,那就是:堅定的信念、明確的選擇、執著的追求、高尚的情操可以讓一個人精神永駐,可以讓一個人有足夠的力量打敗任何挫折,并獲得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