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浸润与瘢痕:角膜有浸润时,则为灰黄色,有瘢痕组织形成时,则显灰白色,瘢痕包括角膜云翳、斑翳、白斑。角膜硬化是一种无新生血管、瘢痕或炎症的先天性角膜浑浊。 (2)实质层水肿:任何外伤或变性引起角膜内皮的损害,均可不同程度地引起角膜实质层水肿。 (3)上皮水肿:角膜上皮水肿多...
除麻痹性角膜炎外,多数角膜炎都表现为强烈的疼痛、畏光、流泪和眼睑痉挛。这是因为角膜三叉神经丰富,当其神经末梢因炎症或外伤受到刺激,就疼痛难忍,并反射性地引起泪腺分泌亢进和眼轮匝肌收缩。角膜无血管,但邻近组织富有血管,受炎症影响,可表现为睫状充血及虹膜睫状体炎性渗出。同时,角膜炎性浸润时角膜浑浊,溃疡愈合后瘢痕形成,都可能在不...
角膜上皮、基质或两者中蓄积了过多的水分称为角膜水肿。角膜水合作用的调节受很多病理生理因素影响,这些异常的病理生理因素是造成角膜水肿的原因。角膜水肿在多数情况下,基质水肿先于上皮水肿,但基质水肿在发展到上皮水肿之前,常常是症状不明显的。基质水肿表现为角膜增厚,透明度降低。基质层含水量增加,其液体蓄积在纤维间隙。肿胀向后部扩展,...
角膜炎严重者多合并虹膜睫状体炎,渗出的白细胞使前房水浑浊,形成前房积脓;当角膜溃疡向深层进展,出现后弹力层膨出,甚至角膜穿孔、虹膜脱出、角膜葡萄肿、角膜瘘,角膜血管形成,晶体前囊与角膜后壁接触,形成前极白内障。 ...
常见角膜溃疡的类型及其临床特点有下列几种。 (1)匍行性角膜溃疡:又称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多由肺炎链球菌引起,发病急。它主要发生在角膜表面受伤之后,多数同时有沙眼或慢性泪囊炎存在。溃疡多在角膜中央,浸润呈进行性,表面呈灰黄色脓液,常见前房积脓,可造成角膜穿孔,最常见的后果是单纯性角膜白斑和粘连性角膜白...
角膜正常含水量为76%~78%,这是一个相对脱水状态,角膜通过自身的代谢作用,主动地将水及离子通过它的境界膜——上皮和内皮,这种主动排水作用与基质层被动的汲水作用维持动态平衡,保持此平衡状态,才得以维持正常的角膜厚度和透明度。倘若此种代谢作用明显障碍,或者任何一种境界膜尤其是内皮的作用受到影响,角膜失去内皮的泵和屏障的功能,...
角膜炎分为:①浅层角膜炎;②深层角膜炎;③实质层角膜炎;④边缘性角膜炎。 ...
(1)泡疹最常见于角膜缘部结膜。粟粒大小,圆形灰白色小结节疹,其周围有局限性充血。数日泡疹上皮剥脱,顶端形成小溃疡,10天左右治愈,发生于结膜者不留瘢痕,在结角膜缘的角膜侧可有薄翳,多数有反复发作,故多见到角膜近周边部有多发的圆形薄翳。患者症状轻重不一,有畏光、流泪、痒感和磨痛,无分泌物,继发细菌感染者可有脓性分泌物。
蚕蚀性角膜溃疡临床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型。 (1)良性型: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浸润较局限。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常单眼发病,药物或手术容易治愈。 (2)恶性型:临床症状严重,病情发展迅速,浸润的范围较大。多发生于年轻患者,常双眼发病,角膜的穿孔率可高达36%。药物手术治疗困难,常有复发趋...
(1)免疫抑制治疗:①皮质类固醇:常用泼尼松(强的松)5~10mg,每日3次,或应用地塞米松0.75~1.5mg,1日3次,口服。②环磷酰胺:本品为氮芥衍生物,细胞毒性药物,能同时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且能非特异性地杀伤抗原致敏细胞和免疫母细胞,对B细胞影响尤为大。环磷酰胺200mg加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1...
匐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角膜溃疡,病变向中央匐行性扩展,故名。前房常有积脓现象,又称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本病主要由毒力较强的细菌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淋病双球菌、枯草杆菌、产碱杆菌等。慢性泪囊炎亦为造成感染的重要因素。细菌可由致伤物带入,或者结膜囊内病原已存在。发病以夏秋季...
匐行性角膜溃疡的主要症状可有异物感、刺痛感甚至烧灼感。球结膜混合充血,严重时伴有水肿。溃疡首先出现于角膜外伤后受损的部位。最初为灰白色或黄白色浓密浸润点,约米粒或绿豆大?2痪没邓劳崖湫纬衫Q瘛@Q袼闹芪谱呕野瞪乃浊缋Q裎茨芸刂疲杉绦蛩闹芾┐螅纱?~8mm。通常向中央一侧进行较显著。与此同时,溃疡面可向深部侵...
(1)一般局部治疗,热敷、阿托品散瞳、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2)行溃疡表面坏死组织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局部及全身应用。 (3)烧灼或冷冻溃疡面。 (4)处理慢性泪囊炎,清除原发病灶。 ...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是由绿脓杆菌所引起的暴发性角膜化脓性感染。临床上潜伏期很短。一般在几小时到l天之内。早期症状可出现眼剧痛,视力急剧下降,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偶尔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痛、畏寒及发热等。眼部体征:角膜出现浸润,1~2mm大小,呈灰白色,表面微隆起,有粘连性坏死组织或分泌物,浸润点周围每有一圈较宽灰暗色水肿区。...
(1)有效抗生素的应用。多黏菌素B、磺苄西林、妥布霉素为最满意,庆大霉素次之。多黏菌素B也可作球结膜下注射,但刺激反应极大,现多用滴眼。用法:采用结膜下注射,多黏菌素B5×104~1×105U(5~10mg),每日1次,必要时可增至每日1.5×105~2×105U;黏菌素1.7×105U,每日1次,一般不超过5~7天;庆大霉...
单纯性角膜溃疡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角膜溃疡,主观症状不严重,故患者不一定主动就诊。其病因是通常在角膜上皮脱落的基础上,进一步损伤角膜的浅层基质。引起上皮脱落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以外伤最常见。有时可能由某种致病毒力较弱的细菌感染所致。 ...
急性卡他性角膜溃疡多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并发角膜病变而引起。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结膜炎。致病菌通常为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柯-魏杆菌及链球菌等。 ...
厌氧菌存在于黏膜表面。氧化作用减少和黏膜表面破损可导致感染。其形成的角膜溃疡同一般细菌性角膜溃疡,角膜无特征性改变。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所致的角膜溃疡常在眼外伤后发生,初起为角膜浅层小溃疡,以后急速发展扩大,数小时后,基质浅层出现小气泡,有破裂倾向。 ...
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角膜碱性灼伤后。如碱性物质内含有钙质,可与角膜黏蛋白牢固结合,形成钙质沉着;另一种见于大泡性角膜病变,在形成角膜带状变性时,常可有钙质沉着。而使变性带呈白色,质地坚硬,不易剥下。 ...
(1)起病亚急性,发展较慢。病程长,多有局部滥用抗生素及激素史。 (2)多有植物性外伤史。 (3)潜伏期在3~7天。 (4)结膜囊分泌物多呈水样或黏脓性,量少。 (5)溃疡大多呈不规则形,浸润密度浓度不一。表面粗糙、均匀隆起、光泽...